西方现代经济和科技产品的强势推进了其文化的在世界各地的传播和植入,当下的中国(儿童)美术教育中也受其影响,这本无优势好坏之别。只是行业、教学机构、教师等多维度过于强化西方美术的话语和视觉性,尤其是面对现代艺术和所要达到的【艺术视觉感观】上的教育,强调成人世界下理解和追求的的【艺术张力】,不假思索地近乎迎合的姿态去让(儿童)呈现“扭曲感、变态美”,并将其美化为【艺术】或【儿童美术】。这种审丑的美术教育在受众没有审美能力的情况下通过教育者传递为艺术正确性,是值得反思和正视的。我们相信,正确的儿童美术或艺术教育,应当是传递和树立【美的价值观】和【美的视觉】的,无论东西方。那些在艺术史上所展现的“张力”,是艺术表现群体自然成熟的浪漫主义和写实主义,而不是被动植入的视觉形式和语言。

查看全文 | 分类:观察 | 评论 | 2019年11月30日

书法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构成艺术,这种构成不仅限于单字和整体上的空间、点线面关系,及笔触美感,传统意义上的书法大师及书法作品及由此产生的书体不外乎寻找这种独特的构成形式、美感,只是它的每一次产生是“主动的偶合”事件,因这一特性,使它区别于其他“主观塑造”的艺术类型、形式。书法另一个内象是其具有“记录”性质,记录现实文本,记录个体的外化情感、个性,使书法在完成构成形式之上塑造精神的光辉和魅力。而在现下日常书画的工具、材料被其它手段方式替代的当代,书法做为记录的性质似乎被更高阶、更直白或更快速的形式(如影像)剥离了。那么当书法仅剩下“构成形式美感”的时候,当代书法艺术能有多大的创造力去突破方块字的造型,发展出当代的书法艺术呢?!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便不难理解被上传至网络的各类【鬼书】行为作品,他们只是在探索构成形式上走得比较“远和极致”而已。

查看全文 | 分类:观察 | 评论 | 2019年11月25日

快乐学习的本质是学习主体在自我的意识下获得成就感。即完成挑战赛一般不断地对新阶段“难题”的挑战和进级,或是在自我能力与个性下的成果性获取,而非限于学习过程中的被动给予的快乐和游戏。成就感来源不限于学科、技能与才艺,或是情感的自由表达,通过成就感的塑造,帮助学习主体获得自我的价值和能力认可,近而让其走上自我意识和能力的发展道路。我们的教育应该拓宽给予孩子成就感的认同和发展的道路,而不应仅限于书本知识的成就,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决定了每个孩子成就感的兴趣点不同。让孩子尝试【赢】及品尝到【赢】的味道,用他自己的方式,进而建立孩子的自我价值的觉醒。

查看全文 | 分类:观察 | 评论 | 2019年11月19日


查看全文 | 分类:观察 | 评论 | 2019年11月19日

1、艺术从上到下的传递,是一个不断审美减化和世俗再添加的过程,技术、成本及眼界是其主要的变量。因限于这些变量,艺术的价值也随之发生变化,如果艺术不能对大众的生活和现实产生实际的意义和价值,那么艺术就会被忽视和抛弃,变得边缘化。因此,艺术是少数人的事情,哪怕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也因此解释艺术的生产和形式过去现在未来并非通用。


2、艺术的价值有时并非由艺术本身决定,而是其在使用场景中对人产生的价值决定。

查看全文 | 分类:观察 | 评论 | 2019年11月17日

当我们大人判断孩子画作的时候,可以尝试不要以是否工整做为唯一的标准。艺术者或学艺者之所以与客观大众对自然世物有不同的“看法”、观点及作品表现,是在于其在普素的自然及生活场景中能够捕捉到其自身动态和点线面的组成关系,也就是我们口中的专业名词【构成&形式感】,同时能以自己的技术、情趣、心境等因素表达自我的趣味审美。这是伟大艺术家作品呈现和大众到达艺术生活的路径,这也是艺术极力传达和我们美术教育所要达到的。


查看全文 | 分类:观察 | 评论 | 2019年11月12日

艺术是人类精神外在的表现手段,技术是生产手段。艺术是对技术的再创造。

现实艺术为礼仪服务,礼仪的向上是精神,精神分个人精神和共向精神。个人精神是带有隐密的虚构的个性化的世俗世界,共向精神是普遍个体共同创造完成的虚拟神向世界。生活中的椅子桌子即在完成个人精神世界的想象构建,而宫殿神庙式的椅子刚完成共向精神世界的礼仪式呈现。而椅子的本体来源于自然与生活的创新再造,但高于自然与生产劳动或技术的本象功能和表现,去完成现实与精神的服务。因此我们便容易解读:“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

从这个角度上说,个人物质世界的构建目的是建立个体对精神的构建和确认。

查看全文 | 分类:观察 | 评论 | 2019年11月09日
« 之后的文章 KH
⛰️🌳👾🌨️🍚
更早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