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文 | 分类:人 | 评论 | 2019年04月16日
一条线,一条笔触,一个画家会有一个画家的画法。在看似平淡无奇的线面背后,一个画家会有一个画家的绘画姿势,一个动态。似卷似缓,似厚似薄,似破似平,在细微的肌理的背后,隐藏着每个艺术家的生命DNA,这些相互纠缠的曲态结构,这些独有的游行动态,是和他们的经历息息相关的。
生命中,或许会因为某一件事,而在原来平静的线条中投下一块石头,产生越发不得静谧的波澜。或许在动荡的岁月里,因为一件事,而埋下安于平静的伤逝。我们是如此不同,即使曾经我们如此相同。
查看全文 | 分类:人 | 评论 | 2019年03月07日

每个个体的命运就像宇宙中的天体,是尘埃、或是卫星、或是行星、或是恒星……他们凭着自己的初始力量做着无边无际自由自在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螺旋运动。有时是孤独地自我漫游,更多时候,是两个天体、或几个天体的相互吸引、羁绊,或又分散,和其他天体吸引,相互旋转。在一起时,这个吸引力可能是爱,可能是恨,也可能是各类关系、名义!但最终,天体会走向幻灭,然后起程、重组,进化出新的天体,而后又开始新的旅程。
所以,我们无须悲心悯人或纠缠不放手,当过去、现在、及至未来是客观的存在,当出生、死亡、质变是自然的存在。我们无法通过个体的力量去改变个体的客观规律,但我们可以通过个体的引力去创造新的轨迹、旅程、组织。

查看全文 | 分类:人 | 评论 | 2018年12月13日

一)

有一年冬天,我和弟弟睡在同一张床上,盖着一床的被子。

我把我那边的拗起来,像春卷一样,弟弟看见了,也想拗,却拗不起来。

于是就生气,要到我这边来,我不让。

这时我爸看见了,就要过来对我生气。

说道:你让着你弟点不行啊!

然后,我也生气。 

 

二)

有一年,也不知道弟弟做了什么错事,反正肯定是做了什么错事了。

我在QQ还是短信上说教了他,他就不理我了。

那条信息我还保留在QQ上。

前几年,我又看了一次,真是又骂又说教的。

如果我有这样的哥哥,我也生气不理他。

查看全文 | 分类:人 | 评论 | 2018年05月31日
一个午夜,我匆匆地离开家门,去往此地。横过马路,不觉看去,遇见了你。
如果,那是你。
浓妆艳抹地你,在午夜的路边疾行。似有一辆车在身后等你,开着夜灯,照亮你的脸。
做为男人动物的我,这刻,联结这些因素,我只会空想。
我不会回头。只这一瞬间的对面,也许我也会认错人。
年轻的女人,有着纵情的资本,放浪形骸却又随波漂流。
谁不想有个稳定可靠的家。
老了便有了老了的日子。

 

查看全文 | 分类:人 | 评论 | 2018年05月26日
小时候看《圣经》,最是其中一句印象深刻了:“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那时候,是不懂的,总觉得圣经里,耶稣、上帝说着有违天理的话。虽然,现在看来,看这些所谓的经典名句也还常感唐突,却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应对、理解。


2011年,独自骑行,行经偏壤的西部——甘肃、川西、西藏,乃至后来的贵州、广西。一路上,受过纯朴的乡村人帮助,也有被小孩、狗,以及不老实人的欺负,其中,最是胆颤心惊的,便是西藏一路。

西藏路险,可回过头来:险途不在路,却在人心。


入藏,看着那么多有钱的人入藏,带着散钱,带着大白兔奶糖,装得满满当当。遇到小孩分发、遇到沿途的村人分发。时日久了,小孩们便养了伸手拿、要的习惯,渐渐地好像也形成了约定俗成的风气:到最后,不带、不给的入藏人们,反而是有违“习俗公德”的。

后来,看到在各种各样的旅游攻略上,各位亲历的人开始呼喊,“不要再给小孩递东西了”,可是,长久造就的惯性,哪能说改就改得了的呢。


这样的“帮助和恩赐”对给予的人来讲往往是无条件的、是一次性的,送完就走,从此以后和他再无关联,或许只是在长久的以后,有那么一丝的言谈生趣与幸福的回忆。却不知,被给予的人慢慢地养成了伸手要来的习惯,最后反而破坏了其自食其力地生活能力。那些看似的美好的“给予”又何尝不是一杯慢性毒药,一人给予一杯,慢慢地“杀害”一个人、一家人、一村人呢!


又想起,新闻里说了很多中了六合彩的人,往往都是落魄而终的:或无节制地生活方式,或不善的投资计划,或不受控制的财务计划,或社会对其不端的诡计,等等这些不一而足。


对于“贫穷的人”来说,因为没有形成“富足”的精神意志和善于打理、规划的行为习惯,以及因为突然的给予而导致的生活形态和生活阶层的断层,这些突然到来的财富反而是不能承受的,甚至是连累家庭的。“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未尝不是“保命”的一种方式呢?!


一个家庭,如果生活贫足,对这样的家庭给予,整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他们在精神和行为层面共同富足的。而不是像我这样:一次、两次地给予一个家庭的小孩短暂的物质享受。

就比如带他去一次牛排馆,去一次游乐场……回来后,小孩便会又了念想,便会向家庭嚷闹着要去第二次、第三次。而失去了后续给予的这个家庭,在后来,又该如何对应。


凡此,是我们没有正确地理解“给予和接收”的概念,也没有正确地找到“给予和接受”的行为方式,更没有端正好“给予和接受”的态度。


30岁理解的“给予”是:不能随便地突然对一个人好,不能把美好的事物突然地给与不该承受的人,不能因为一时的给与改变被给与的生活轨迹,不能突然地给与而导致心理和生活环境供应链的断节,不能因为突然地给与而导致家庭长久的物质生活要求的负担。


30岁理解的“给予”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轨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命活法。我们可以是困难时候的帮助,而不是突如其来的惊喜。


经历过精神的洗礼和磨砺,得到该得到的。


*注:西藏美好大于险恶,文言主题,为单拎所见所遇个例。观者勿以点为面,偏见主张。
查看全文 | 分类:人 | 评论 | 2018年05月17日

早年,至以为屈薄的肉体绑架了桀骜的灵魂,不得魂飞。

现今,却原是桀骜的灵魂销陨了无上的肉体,不得体纵。
查看全文 | 分类:人 | 评论 | 2018年04月08日
« 之后的文章 KH
⛰️🌳👾🌨️🍚
更早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