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理解的“给予”

小时候看《圣经》,最是其中一句印象深刻了:“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那时候,是不懂的,总觉得圣经里,耶稣、上帝说着有违天理的话。虽然,现在看来,看这些所谓的经典名句也还常感唐突,却也开始有了自己的应对、理解。


2011年,独自骑行,行经偏壤的西部——甘肃、川西、西藏,乃至后来的贵州、广西。一路上,受过纯朴的乡村人帮助,也有被小孩、狗,以及不老实人的欺负,其中,最是胆颤心惊的,便是西藏一路。

西藏路险,可回过头来:险途不在路,却在人心。


入藏,看着那么多有钱的人入藏,带着散钱,带着大白兔奶糖,装得满满当当。遇到小孩分发、遇到沿途的村人分发。时日久了,小孩们便养了伸手拿、要的习惯,渐渐地好像也形成了约定俗成的风气:到最后,不带、不给的入藏人们,反而是有违“习俗公德”的。

后来,看到在各种各样的旅游攻略上,各位亲历的人开始呼喊,“不要再给小孩递东西了”,可是,长久造就的惯性,哪能说改就改得了的呢。


这样的“帮助和恩赐”对给予的人来讲往往是无条件的、是一次性的,送完就走,从此以后和他再无关联,或许只是在长久的以后,有那么一丝的言谈生趣与幸福的回忆。却不知,被给予的人慢慢地养成了伸手要来的习惯,最后反而破坏了其自食其力地生活能力。那些看似的美好的“给予”又何尝不是一杯慢性毒药,一人给予一杯,慢慢地“杀害”一个人、一家人、一村人呢!


又想起,新闻里说了很多中了六合彩的人,往往都是落魄而终的:或无节制地生活方式,或不善的投资计划,或不受控制的财务计划,或社会对其不端的诡计,等等这些不一而足。


对于“贫穷的人”来说,因为没有形成“富足”的精神意志和善于打理、规划的行为习惯,以及因为突然的给予而导致的生活形态和生活阶层的断层,这些突然到来的财富反而是不能承受的,甚至是连累家庭的。“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未尝不是“保命”的一种方式呢?!


一个家庭,如果生活贫足,对这样的家庭给予,整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他们在精神和行为层面共同富足的。而不是像我这样:一次、两次地给予一个家庭的小孩短暂的物质享受。

就比如带他去一次牛排馆,去一次游乐场……回来后,小孩便会又了念想,便会向家庭嚷闹着要去第二次、第三次。而失去了后续给予的这个家庭,在后来,又该如何对应。


凡此,是我们没有正确地理解“给予和接收”的概念,也没有正确地找到“给予和接受”的行为方式,更没有端正好“给予和接受”的态度。


30岁理解的“给予”是:不能随便地突然对一个人好,不能把美好的事物突然地给与不该承受的人,不能因为一时的给与改变被给与的生活轨迹,不能突然地给与而导致心理和生活环境供应链的断节,不能因为突然地给与而导致家庭长久的物质生活要求的负担。


30岁理解的“给予”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轨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命活法。我们可以是困难时候的帮助,而不是突如其来的惊喜。


经历过精神的洗礼和磨砺,得到该得到的。


*注:西藏美好大于险恶,文言主题,为单拎所见所遇个例。观者勿以点为面,偏见主张。
2018年05月17日 | 分类: 人 | Tags: 思考 未知 

相关文章:

  最近发表:
  • 最后一晚  (2024-2-12 7:24:4)

    平静的夜  (2024-1-19 2:30:48)

    清醒的阿兹海默症患者  (2023-7-14 2:24:5)

    感谢社会  (2023-3-28 1:14:39)

    陶渊明  (2023-3-17 0:26:35)

    归宿  (2023-3-14 11:56:23)

    你如何了  (2023-3-12 6:57:9)

    最后一次的离别  (2023-3-7 9:3:57)

    今年  (2023-3-6 5:59:40)

    婚姻  (2023-2-18 6:59:22)

    留言 :)

    记住我,下次回复时不用重新输入个人信息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