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的最后一天,我来到这里。天气还算是好,裹着淡淡寒气的辉影,在遥远的薄雾云层中斜照过来,落在我脸上,罩在前面的湖。 最后一天,也是假期,没想到游人还是不绝。西湖边,丝毫没有减少半点人,拥拥簇簇,行前不停。
也没见什么人停下来望一望,连停下来拍照的人都少了,好像一直在赶,往前赶,我只却不知道赶什么,赶去哪里。只是在记录这文字的时候,突然想起前些年的自己。
那时候也在赶,赶着去下一个村庄,赶着去下一座山。有人叫我停下来,慢一点,我却不肯,每天紧赶慢赶,赶着去前方。那时候,到后来,我其实是害怕到终点的,因为到终点后所有的风景便结束了,也没有了再早起赶着出发的缘由!但即便终点已在眼前,我却较先前更赶了。在终点,会有历经困难艰辛后的喜悦,“我终于到了”的胜利之情。
而西湖却好像没有这样一个终点,他圆圆的,一头接着一头,好像可以一直走下去,永远也走不完。所以他们才这么赶吧!赶到好像没有了西湖,没有需要停留的地方。 或许是我已把西湖看遍了,所以现在每每过来,也不会拍照,也不长走,只在这丁零的湖岸边,静静看去。
在这样一角落,只是望望那边,或这边,就能看见那边的风景,还有这边的风景,无论是什么样的天气,哪怕是刮风,微雨,大雪,晴日,傍晚。那一幕的风景就会映入眼帘,所以我无需多走,也不用再赶,赶着去看我看得见的地方。 但有一样,却是看不完的。
那是西湖的水。
西湖的水,在晴天在阴天,在早上在下午,你让我想象,我是想不起来,只是在记忆里,有这么一湖水,暖时柔情万里,寒时铁骨铮铮。即便这样,他却因四时的变化无穷无尽,这看不尽的,是我永远到不了的终点。
但这个终点不需要我去追赶,他就在我的眼前,触手可及,随时可见。他是此刻的起点,也是此刻的终点。
2011-06-06 17:14
十几天后的今天,已身处家中,多少想写旅后笔记,可每每只言片语便中断了。
今天,端午,傍晚六点的这刻,下着雨,撑着伞,檐门前的小竹林,已是油绿了,浸着几天连绵的雨水中,越发地新嫩起来。
路口的方石灯柱,不知何时损毁,剩得半小的身子,仍旧立在那儿。顺着山阶石,出了村的不远处就是农田,此时绿得也极密了,他似童年般,满满地柔嫩,这平实天真的仍是欢喜的。
即是走得多了,眼见的气壮山河,这时,在心底的刹那,百般不厌地觉着家的后山仍是最美的。他清新淡雅中透出的伤愁,是多了一份孩童时的相思,以至自己旅行的再远,在偶尔的片刻中,不经想起这座青绿山头。雨中,注意到脚边一种熟悉的低矮植物,在高原上,我也曾见过他,而那时的他已开出各色星星点的花蕊,并因着地理气候的差异,且身姿显得高大,却不曾想这里的他竟是仍未开放的。于是便开始怀疑起自己,反问自己那高原的深处真的还存在我的感动么?那地我曾经历过么,现在的真实竟比那时深深打动我的更刻骨。
可我回来了,从大陆高原来到这沿海丘陵,从万里雪飘到这海风习习,这种时空的变幻,竟疑问自己存在的真实性,他让我难以想象,这种不确定地似穿越般让我不能平静。几天来,总在凌晨的梦中熟醒,这些梦,多关于神奇的旅行。
早上还在梦里感慨夕阳的美丽,这梦,灵感多来自青藏草原的一个傍晚,只是夕阳缓缓从远处起伏的山眉际线上隐藏,摩梭的橙黄余辉从地面逐渐远行,经过门槛,经过屋檐,从斑斑苔迹的枯树顶头远去,而渐黄的灰蓝的天空瞬间显现银河,宇宙的面貌。他们如璀璨的微小钻石般被盛满在这伸手可触的浩翰的天空下,这些不曾看到的,在梦和现实里不断交织。有时则又深信,那曾经非凡的,不可一世的一切是梦境所附予的真实的体验,他未在我的身上留下痕迹和改变,却实在遥远的心灵深处一直弱弱地告诉那曾过往的一切,并着照片告诉我,那原是真实的一切。
也许,也许那曾经的一切,都因他已完成,实现而变得不能令我理信,他离着梦想实现这个境况太遥远,在平凡的岁月中度过了太多的起起伏伏,以至当他本应像往常一切的梦想般都逐渐沉沦。而他复活了,行动并完成时,竟变得不可相信,那不羁的旅行,梦想的激情和呐喊在此时又回归理性。
坐在门口,望着雨中迷离的竹林,有时都已忘了自己。
记于2011-05-23 22:34
昨下午四点半的车,慢慢地一路弋壁过去,到嘉峪关时已是晚上十一点。夜色中,这关城的印象是脏、乱,有如一个前行中的工业小镇,早先脑海里的已一并烟灭。
寻了一家旅店,呼呼地睡去了。
即已兵临城下,和店里的服务员打听后,便叫了车前去。只是并未打算买票上去,远远地张望而已。嘉峪关后头已被开发成旅游接待中心,混合着水泥大理石,雕花镂刻,多少让他失了几分苍茫雄浑之气。犹如一个硬汉老夫,偏偏地上了花轿,被抬去卖了。
那原本属于他们的粗柴釜劈的根基,也难觅踪影,于是,便辗转至他的侧身。遥望他立于这不大的戈壁滩,却还宽广大气。没有玲栏画柱,也许为着防御,不应向外敌过多地渲染中原的繁华乐色。
平静的天空下,历史用沙粒将他堆塑而成,静穆地沉沉一色,明黄的旗子只为张扬四海之内,莫非王土。我站在他下面,望着他,镜头中似乎更凝静、沉著。而我看不到他正面的脸,这身势,也只有通过适宜地想象,从中得出与众不同的美来。
游人在城墙上行走、拍照、叫喊,欢乐。早已不见当年大夫、勇士、墨客的肃然起敬,感慨万千。
民族的英雄励志教育此时已消逝不见,在全民娱乐的今天,任何庄严的失了庄严,巧妙地给予穿上花衣服,深加打扮,于炫烂的人间舞台上尽情摆弄风情,其英雄般的壮丽骨质犹如被浸泡在花参、蜂蜜中一样,慢慢化作成糖排骨,供无尽看似文化虚弱的人咀嚼吸吮,这吸收的营养也不过繁花蜜蕊,却沉醉于甜香的味蕾中,不能自拔。
待他流失殆尽时,却还未有人看清。也许这一路下来,原本应该平淡,尽情地享受旅途风光,人文带来的视觉宴席,而我正如他们所说的一样,将旅行变得沉重,那曾经美好想象得和现实越是反差,心中越是不能平复。
有时,则陷入历史发展正确与否的思考中,其实他本没有所谓对错,但因基于现实的历史观察和古人的描绘,总会将信任和信仰建立在前人之上。在讨论面对当代文化的适应和发展性的时候,总是不自觉地最终引伸向是否合乎自然,达到和谐。
人类不断提出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政策与口号,可人终究弱小,便将不断庞大的物质、科技武装自己,由此渐势发展,人类不由自主地变得繁杂,反将自己显得越发渺小,从自然那学会并运用千年的能力也逐渐丧失,操作着同自然法则毫无联系的应用行为,即使娱乐也慢慢脱离自然的妙处,远远看去尤如丧心病狂的猴子,变得造作和不安,这反而将人推向更深的深渊。
离自然越久,越远,我们这群体在宇宙中也越发显得孤独,不能同自然交流,聆听他,我们失去的真真很多了。
行走在城墙下,风继续吹,明黄色巾旗时时帆动,在不远的片刻风尘中,体味古往今来瞬间魂魄的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