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nred
K H

第三十九天`达孜至拉萨 约23Km (一)

记于2011-05-09  23:30

在茶馆的木头长椅上睡了一晚,还是很舒服的,现在是早上八点八分,大姐刚把铁门打开,吃了一碗藏式面,再点了一份甜茶,外面阳光明媚,将会是幸福的一天。

其实想想时间过得很快,一眨眼到这了,还能想象第一次爬坡的样子,那天的天气、心情,可我却随着时间的流转,来了。

面对坡,还有各种各样的路,我知道一切都会过去,这一切,只是时间的问题。

曾经的抱怨、等等心情,因这早上的太阳而美好,那些组成生活或生命的许许多多,竟是再不得复制。感谢美好的天公,给予我如此多的大好天气,有时常想老天是不是也暗中助我,使我这样顺利到达,不致于生命、财产的损失。虽然路途中有微微地冻伤,胸口因东达山下坡摔伤现在还很痛,但我却依然快乐。路上遇见许多人的帮助,我会在心里一一感谢他们,并希望他们美好!离拉萨还有22公里,激动,一路欢笑地骑过来,回忆着这之前的点点滴滴,满心欢喜。

对着每一个人欢笑,真心地想将快乐分享给他们。

我感受到阳光的明媚,天空的蔚蓝,这短短的22公里显得这样短暂。在拐弯处我看见布达拉宫的时候,更是无法呼吸,我是怎么过来的?到布达拉宫前的北京路,我激动地和大姐、姐、道德、芳打电话,很感激他们,因为有他们的帮助支持,才顺利地完成这段旅行。

已经打算好反骑青藏线,去敦煌,去嘉峪关……最后返回西安。从起点到终点,一个美好圆满的句号,祝福自己一路平安。把车骑过去修整,下午就逛八角街。

在唐卡民俗店,和绘制唐卡的师傅交谈,了解他们的过程。买了两条链子,一顶美丽的深青色遮阳帽,还有缎带。充足的阳光,行走在蔚蓝的天空下,真是已经很幸福了。转进一个寺庙,里面有很多老人转着转经筒,喝着糊状的粥,看着就好吃,整个院子里荡漾着藏语佛经,古老而朴实,转至大昭寺,呃……票太贵了,还是先到别处走走。

哈哈,住在拉萨鬼哥那里,他在这开酒吧,晚上好好玩。现在一点半多了,吃着青椒肉丝炒饭。先再看看,乘坐公交车到色拉寺,要五十的门票,想想算了,反正也不是特别重要。于是就绕着寺院外围墙慢慢地游走了一圈,寺院建在色拉山山脚下,山上清一色的石头。

山后白天饱满地映衬在蓝天下,只是奇迹般的,月牙也隐现在那儿。屋檐间、白云、月牙,未知其名的飞鸟,构成地这样详和。寺院外围有虔诚的佛教徒,一边念着藏语,一边转经筒。石头上有刻着佛像,用本地特有的矿物颜料将他们上色。钴蓝的天空下,这样清静,寺内有众多的喇嘛嚷嚷一团,猜想他们是不是在辩经。围墙之后,有个教徒坐在林荫下,双手拿着小经文,静静地看着,清风徐徐……傍晚的布达拉宫依然动人,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这样挺拔,白墙红墙显得古老,穿行的人围着他外道观摩礼拜,无不透露着虔诚。

近九点才黑的拉萨,有时让人不甚适应,短暂的夜生活转眼就零点。鬼哥的小酒吧时常进来谈笑风声的人,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张扬着属于自己的性格,在昏昏的暖色灯光下,面目柔和,隐藏着锋芒和犀利,显得有如文艺青年,从远处脱了职场经济,穿上格调的外衣,将经历描绘成光艳的像似甜美的巧克力糖果,迫不及待地恰似牙科医生,努力地撬开对方的口腔,将之倾入其腹。不管是否愿意,来到这样的地方,不正是听所谓的见解,各自分享糖果的吗?然而,我更愿意将他们理解成整包倒入口中的跳跳糖,而非巧克力、大白兔,他们是这样急躁,急躁地刺激每一个手无寸铁,毫无反抗能力的味觉细胞。这样急于占有,同化,归一。

在昏黄悠悠的灯光下,我就这样被强奸着,面带微笑和满足,直直刺伤满目疮痍的身心,何必呢?

夜,打开地图,研究路线,也许六一走不完,坚持到敦煌,一个新的梦的地方,我已经沉浸于其中了,这样不可自拔,想象和不可预测已拥有了我的心,那就将我的身体也带走,让他们归于一处,使身心共同得到分享的满足,这就是自然所奉的和谐。

新的旅途也许不像来时这样美好,但我已准备好,并充满期待。

·

2011年5月9日 | 分类:行 | 评论

第三十八天`松多至达孜 约158Km

记于2011-05-08 23:30

第一件事说路,不知道谁和我说进藏后路就很好了,再也不会这样那样差!

经过彻底的实践,证明了这些话完全是扯蛋,西藏的318线段依然是最差的,除了到鲁朗的中间100米不到的柏油路令我感到安慰。虽然他们也在修,但我依然觉得永远地、这辈子看来也修不好了。

路面总是造型奇特,混合新式的构图技巧,再恰当地使用不同的材料,如碎石子、沥青油,或混合以各种材质的残渣子,再娴熟地使用手中的工具,犹如书法家使用写意笔墨,便能创造性地做出独具一格来。

我时常想他们是否受了造物主的一一点拔,开悟了美的智慧,于是自信地运用神性般自然的手法,将路面铺设得如此与众不同。

故说他们应当被称作伟大的自然艺术家,或大地艺术家,他们和那些被称为艺术家的最大成就所不同的是,也许莫过于使日常生活中的人也能用感知,日复一日地体验他们的作品,并深刻于心底,作为人的一生中某段记忆,即使那样困苦、艰难。

当某天再打开记忆的匣子时,不可思议地将变得那样生动、独特,以致于当人们想再次体验曾经那段唯一的场景时,岁月又将他摧毁,重新予人,于是又开始创造新的故事。而现今所谓的艺术家,又谁能做得如此深刻,意义非凡呢?故说感谢工人,感谢时代的创造,让每一个有梦的,都因有路而变得美好。

艰难的这一天,全是逆风作伴。不致艰难的米拉山,因狂风而变得像野兽般撕扯着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经幡像刀刃一样片片张牙舞爪。

从工布江达开始,翻过米拉山,风景终于慢慢出现,沿着拉萨河顺流而下,和尼洋河异曲同工之妙,又渐渐淌入眼帘,清澈透明地泛着宝蓝色,却因角度、透视、反光等种种美好,那颜色竟变化出如此多姿且不可思议的色调来,微波粼粼,如此美丽画面真让人为之赞叹。有时,更相信琼浆是蓝色的,只为着这河流的美貌早已超出了词汇所能描绘的,见到的那时,只有惊叹,哪能相信人间有如此景象,竟似大地放了面流淌的镜子,只将天上的一一呈现。

进入十六工区,道路两旁种植了高大的根,树木才发了嫩叶,娇嫩的绿色将两旁装点。映着夕阳的光,树影在风中婆娑摇曳,远远看去,像似深秋,不经想起“新疆”、“榆林”这些美妙的词汇,他们因儿时的记忆而更富想象。

晚上到拉孜已经将近九点了,这里距离拉萨只有22公里了,整个县城给人感觉平实、安详。

夕阳在右手,金辉默默,明黄的小月牙就挂在蓝灰的空中,星星还未出来,这里九点半才完全近黑。而左手远处的雪山,则阴沉许多,他的山头顶覆盖着层层乌云,看上去犹如女巫的处所,和对面温存的夕阳对比,更加明显了。出乎意料的是整个拉孜县城只有一家招待所,且价格六十元不能让我接受。

想去奔去拉萨,可是太危险,最后想碰碰运气,去藏民茶馆询问,希望能就住于他们楼下的长椅上,所幸问的第一家的藏民茶馆他们接受了我。

藏大哥为人热情,不得不感慨感谢藏大哥。

不好意思点了一壶七元的甜茶,就边喝边写日记,这也许是最便宜的了。到了拉萨估计要十五了…哈哈,谢谢他们提供了一床被子和毛毯,真是难得的体验!

·

More...

2011年5月8日 | 分类:行 | 评论

第三十七天`工布江达至松多 约95Km

记于2011-05-07  23:30

昨晚睡得纠结,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晚吃得太多了,一碗炒饭,一整个西瓜,还有许多豆子…二是旁边睡了个会打呼噜的,弄得两点左右才睡。早上七点不到醒了,崩溃啊……

昨晚向饭店阿姨拿了一次性饭盒、筷子,终于早上可以吃泡面了,心想已久了唉!不过水不是很开,没怎么泡开,还吃了俩面包,开心……

其实昨天的感受挺多的,完全因为同屋的人,完全没心情,感觉是浪费的一天,弄得今天也不伦不类。

从工布江达出发直到松多,除了前面十公里左右的尼洋河,后来乏善可陈,没有特色的土丘一座连着一座,也许前面的已将激情释放完全,这一段的沉寂,只为明后天的爆炸性突发。在松多的旅馆里看了点西藏的介绍,原来还有这么多美好还等待着我去欣赏感受,于是便各式各样诱惑般的期待。

路途中,一直盘算着接下来要如何走,去珠峰大本营?青藏线?还是回杭?这一切的必备前提条件是还能不能安排到钱。虽然七月的工作什么的不是问题,可还是必须去考虑,还没有刘岩那样宽广,于是安慰自己说,现在还年轻,一切有待深谋远虑。

虽然也有人很慷慨地愿意帮助我,但我却得绕开,不得接受。有时候世故,总以为把接受和回报联系到一起。因为接下来不想因为一些事尴尬,所以还是谢谢了,宁愿接受即使生活波折的朋友的帮助,在单纯的友情的力量下,我显得很平静。

听说弟弟要订婚了,也好,让家里人放心。虽然以前发生过这样那样的不尽人意,然而在这件事上,心里却真想帮他,为他做些什么,至少可以从表面上看,大家觉得他是幸福的,而我们,至少我,也觉得应该是这样的,我虽然不能确定这还未做的帮助是否在身心上使他们有什么不同的反应,但做为哥,我真心地希望而已…

尼洋河的波涛已归于平静,河床两岸的石头干枯,无声、无色,我停下车,其实之前并未有意,我摸寻着心怡的石头,将他们浸在水中一一尝试,最后竟有六七块,我舍不得便全部装上了。走了两公里不到,看着后胎,又开始心疼了…于是念了一声“南无阿弥陀佛”,便将其中一块放于路边,也许我们真无缘,回归自然去了……可又在原地绕了半会儿,终于又捡起另一块。

后来路上想着:原来这一路我错过了多少美好,可这些美好我真能全部带上吗?美好也有自己的份量,我们这样满心期待他充满自己的世界,可原来他也会将我们压垮,于是我们又在美好中痛苦,这痛苦,难道不是自己选择的吗?面对生活,我们这样挑剔,好像世界再也不能将我们满足,真是可怕啊!

我们要如何做才能和谐平衡呢?佛经上言:“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如何了然于心,于自然,才能到达忘我的境界。那时,苦痛伴随美好一同离去,心里可真会平凡?

骑行的三十七天,不多,不少,却在这行程中变化。那美好的,苦痛的,都已化成影像,而我为何还顾这路上的点滴而交神。

所谓体验于当时,之后演成感知,日后这成了感知的体验可真实?他这样不可靠的因着日后的想象而改变了体验了的感知,因着照片文字而选择性地保留的体会感知,这当前体验对于日后又成了什么呢?不过繁华于象,虚拟行走罢了。也许我还深沉于梦中,深沉地不能醒来罢了……

因着时间的流逝,浮华一场空,真如醒后痴梦,生生罢了!

·

2011年5月7日 | 分类:行 | 评论

第三十六天`林芝至工布江达 约128Km

记于2011-05-06  23:30

右胸口还很痛,把手伸展开点,或触碰到,咳嗽,光用力呼吸都痛,不知道有没伤到内在的。

晚上和昨晚买了不少的零食用来打发时间,这儿的天将近九点才黑,越到西,时差的感觉越是明显。

昨在酒店又遇到原先那几个人了,感觉连看也不想看,三个年纪青青,结实强壮的小伙,竟然一路搭过来,这样将近平缓的路也搭车,真是完全无语,而且感觉阴魂不散一样老是出现在身边。努力向前,希望不要在拉萨碰见。

今天在路上想的比较多的是要不要继续往前走,因为已经上瘾,开始享受这样每天的骑行了,从林芝到工布江达,一直沿着尼洋河向上骑行,之前在网上了解过一此他的信息,但过程中越是接近他的时候,他的美便超乎想象…从淡淡的湖蓝到纯正的宝蓝,再到清澈的近青的透明蓝绿色,波光粼粼洒在身上。沿江透出形状不一的卵石,青山,白云,在上面印染,直是玩得大彻大悟,一路的美,将想的忘得差不多了…

·

2011年5月6日 | 分类:行 | 评论

第三十五天`鲁朗至林芝 约80Km

记于2011-05-05  23:30

昨晚奈不住口水寂寞,终于跑下楼,到个小超市里买了点吃的,回到床上,就咬开了,上网看了会新闻,伴着时尔的小孩啼哭声睡着了。

早晨时因为憋着,六点时分就醒来跑到楼下的河边解决了。清晨的街头还未有人气,小溪急流发出清澈的声音,远山的寒气缭绕着看起来更加冷意了。

太阳未完全出,隐在山后头,山际处发着微微的光亮,反使得山更显得阴冷了…回到床头,又倒头睡了会儿,全因顾盼着山照金山的景象,所以也没完全深睡,收拾停当好,已经将近十点了…

去对面的藏族人家一问糌粑要多少一份,竟然需要五元,最后还是选择了炒饭,后,上路。

鲁朗的南迦巴瓦山很出名,海拔七千七百五十六,他是喜马拉雅东端的最高峰,世界第十五高峰,传说他终年藏于云中难得相见,只有心诚的人才能一睹其风采。

从鲁朗出来,一直是上坡,其间问了一位藏族护林员,问对面的雪山可是南迦巴瓦,他说:你一上色季拉山,在左手边就能见到…今天上坡才二十三公里,其后五十多公里尽是下坡,所以骑得很慢,想着在林芝多呆两天,好好体味他的美。

路上看见几座雪山,发觉其并不高大,却因着他高耸的俊秀山顶而备加关注,后又随着骑行海拔的缓缓上升,渐渐显露出隐藏在林海后的身躯来,俊且壮。

于是我想说,有时我们需要理解体会一种天才和伟人的思想高度,我们也需要一个高度:在膝盖处向上张望,只得见其胸襟;在胸襟处仰望,还只得见脸庞;比肩时,能见其身;而远远俯视时,才能遍观其伟岸体量。

而那些低头观望水中倒影或凭空想象的,也只能见风捉襟,想象臆念了。所以,想要认识上有所高度,就得努力爬坡,用汗水换取高度,因为有高度才得见广度和深度…

最后谢谢在色季拉山口送我两瓶矿泉水的旅行者们,虽然你们拿我的车去拍照,当成动物园里的一样,我稍微地有点不情愿。山口有兜售虫草,经幡,银纸的,拍了照就下山了…

从山口到林芝镇,气温顿时发生明显的变化,迎面吹来的风酥爽,给身体以一种最轻松自然的状态,犹如温州初夏,树林嫩嫩地已经茂密,但阳光还未成熟,他还年嫩,有如活泼的小姑娘,嘻弄得枝叶唆唆张扬,一片又一片。有时望着天空看他蓝得如此不可思议,甚至让人措手不及,心慌。

白云开始出现,各自分清了界线,便自由无度地在蓝际里行走、拜访。远处的云朵躺在山的身后,颜色上看起来病央央的,或是蓄谋已久了的,正要于明日弄得翻云覆雨。而近处的尼洋河还依然光鲜,牛羊在水草边行走,黄绿色的草被自然地伸延,有时忘了行走的方向,竟爬至水岸边,把溪水映得动人缤纷。柏油道路的两旁高大的柏树一直排列向远方,艳阳透过树荫,如同舞台上打了炫目的光斑,形形幻幻地投洒在路面上,并时时摇曳交织,变幻出悦人的画面。树荫下有农家撑着大的且色彩单纯的遮阳伞,在质朴的木头桌面上摆放着新嫩的西瓜,只叫人见了便流口水。

美丽心念的雅鲁藏布江峡谷距离这有七十公里,大姐非常鼓励我前去游赏,可他将最美的深深埋藏于那人迹罕至的深谷之处,让人不得轻易寻见他的美,以使他将美修炼得更加自然、放肆。

我这样想念的,正是他欲盖弥彰,极念珍藏的。

正是此次徒步装备不足,等将来面面俱到,必将他绝美的寻访得见,以弥补今日心中之憾。也因此,虽然林芝的朴素美正切合心中美意,可他却还不够成令我多呆一天的理由。继续向前,向前,向前,是我唯一的风景。在向前中体味意外和惊喜,比我在此多呆一天更有意义……

在快到林芝县城的路上有路经“世界柏树王”的景区,进去后才发现原来要买门票,想见免费无门后便原路回去了。

面对收票门口后的柏树林,我没有伤感,他已生长了二千五百多年,我的生命在他面前渺渺不可记,只是想起为何二千五百年后,他反而如坐于监牢,反而不如此时我这般自生,人们将他二千五百年做了资本,靠着他的岁数便能掠财,假使他还有其他什么呢?会不会反而在二千五百年后利益熏心的社会里而丧命呢?这是他的幸还是不幸?

又想着这些人将自然围困起来,让部分的人失去了亲近自然的机会,他们又是不是历史的罪人呢?我果真看见开豪华轿车进去参观的,成团坐旅游大巴进去摆“V”形手势的,他们的资格对得起自然付予他们的机会吗?

假若千年前汉唐宋明也拦起风景区,还能赋予文人才子们伟大的灵感,成就卓越的诗篇和风流往事,造就泱诀大中华文化吗?我们现在还在哪里开发挖掘古代传奇佳活和人文景观,还能从哪里掘得金钱利益呢?

而这良性的创造文化的生命链被我们用围墙圈住,这不是断了创造文化历史的血脉吗?我们的下一代不是缺失在教育,也许比起古代数学,我们己拥有了更广泛的方法和广阔的知识,但为何造就不了如同古代圣贤般智慧和萃灿如繁星般的才子佳人,哪怕接近近代史上任何一位平凡的学者也没有,其正是缺少接触感受自然的机会,缺少从先贤在自然中传承继承的血脉,因此他们死了,连我们也死了。

那帮早己腐朽了的却用自然作背景,仰仗着自然的光茫,捞取利益,可当光茫因失去新鲜的文化血液注入而死亡的那一天,我们千年的古国还将剩下什么呢?只有历史,而不再有新的文化的历史。

这不禁令人想起鸦片战争,人们干枯瘦黑,可我们不会,我们将越来白净、肥壮,有天整个国民都是白白净净大腹便便的时候,也正是中国之死的时候。

这样一族全新的人群,剩下的也只是利益,还有自私了……美国的《瓦尔登湖》其实也平凡,早在千年前,古圣贤比得诠释得简单大方、全面,可为何这本书成了伟人般圣贤之书?不正是因为我们失血己久,精神空洞无药可救么!

因着缺少自然气息的灌溉,及和古人从自然中得到的灵性的交流,我们如同圆鼓的氢气球,表面圆润,而内在空无一物,窒命的是我们还得意地往上飞,却不知,等待我们的是气归尘土,灰飞烟灭的那一刻……

·

2011年5月5日 | 分类:行 | 评论